科研动态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管理研究前沿 |“原罪”嫌疑、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慈善捐赠

编辑者: | 发布时间:2020-08-03

研究成果:“原罪”嫌疑、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慈善捐赠

作者:李雪,罗进辉,黄泽悦

发表期刊:《会计研究》,20201):135-14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营经济从无到有获得了蓬勃发展,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转型期制度建设落后和执行不力的客观事实,部分民营企业在企业初始产权获取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以至于被贴上了“原罪”标签,导致企业面临着严重的合法性不足问题,给民营企业发展带来了诸多困扰。那么,背负“原罪”嫌疑的民营企业会采取怎样的措施或策略来弥补其面临的合法性劣势问题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有趣的研究问题。

近年来,关于企业慈善捐赠行为动机的研究日益丰富,不少研究发现中国企业进行慈善捐赠的动机并不总是利他的,而是存在明显的战略性利已动机,例如通过慈善捐赠来赢得公众的好感和美誉或者获得政府的补助资源和优惠政策。基于此,背负“原罪”嫌疑的民营企业是否也会策略性地利用慈善捐赠活动来讨好公众和政府从而缓解其合法性劣势问题?与“原罪”嫌疑问题相伴相生的正式制度环境在上述影响关系中是否扮演着一个重要的情景因素?澳门永利yl6776会计学系博士生李雪、罗进辉教授以及博士生黄泽悦在《会计研究》上发表的“‘原罪嫌疑、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慈善捐赠”一文解答了这两个研究问题。

论文手工收集2003-2016年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初始产权获取方式的详细数据,根据企业初始产权获取过程中是否涉及公有产权到私有产权的转变作为对民营企业“原罪”嫌疑的度量实证检验发现:背负“原罪”嫌疑的民营企业有动机通过慈善捐赠来讨好政府和社会公众以便缓解其面临的合法性劣势问题,而且这一正向影响关系随着企业所在省市的制度环境的完善而减弱。进一步,本文还发现“原罪”嫌疑对民营企业慈善捐赠水平的正向影响关系在不存在政治联系的企业以及实际控制人登上富豪榜后表现得更为明显。论文从民营企业“原罪”嫌疑视角检验了在中国的特殊制度背景下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非利他动机,证实企业战略性慈善捐赠行为的存在性和普遍性,从而丰富了“原罪”嫌疑的微观经济后果以及企业慈善捐赠动机的相关研究文献。

作者简介:罗进辉,管理学博士,澳门永利yl6776会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加拿大University of Alberta商学院和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Melbourne会计系的访问学者,入选财政部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学术类)培养计划、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和澳门永利yl6776南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20117月起执教于澳门永利yl6776会计系,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财务会计与公司治理。近年来,在《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金融研究》《会计研究》《中国工业经济》《南开管理评论》《中国会计评论》《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研究成果曾获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撰写的教学案例获得第六届、第七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奖,博士论文获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三等奖,现任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杂志(SSCI & 国际B类期刊)编委。目前主持过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多项省部级研究课题,并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