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思政
首页 /  学院信息 /  党建思政 /  正文

实践在路上|文化促进乡村振兴,朱子故里“非遗”传承

编辑者:曹惠真 | 发布时间:2022-08-01

20223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多部门联合提出《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强调要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为深入了解和全面总结“非遗”促进乡村振兴的典型经验,723日至26日,澳门永利yl6776财务学系宁博老师带领实践团队前往武夷山市五夫镇开展“文化促进乡村振兴”调研活动。

五夫镇作为“朱子故里”,不仅涵养出流传千古的朱子理学,还有“朱子家宴”、“朱子敬师礼” 和五夫龙鱼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研究福建省“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的理想调研地。

初见 | 历史悠久的五夫镇

调研团队冒着酷暑走遍五夫镇的大街小巷及其周边作物生产基地。“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等标语赫然醒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介绍随处可见。经过半天多的调研,实践队员了解到五夫镇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0%以上,农作物主要是白莲、烟叶和水稻,同时有少量茶山,但较为分散,呈现出自然原始之状;有少量采用大棚种植的农业产业园区内,一些土地等待开垦,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在文化旅游方面,实践队走访了当地几个主要的文化场所,例如紫阳楼、兴贤古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总体而言,可以感受到五夫镇之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但围绕朱子文化打造的旅游产业尚未完工、古街年久失修而开发难度大,加之疫情影响,整体旅游观光人数和预期存在一些差距。

通过探访,实践队员发现五夫镇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空间。为此,他们期望通过与村民和政府相关部门的深入访谈,进一步形成对五夫镇“非遗”促进乡村振兴经验的认识,从而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更有价值和更具针对性的参考。

再识 | 勤劳朴实的村民

虽然五夫镇户籍人口近1.6万,18-59岁人口占到约64%2020年统计数据),但实践队员发现留守在村的大部分为六七十岁的老人,语言上沟通困难,获得的信息十分有限。成功走访的几户农户中,也主要是中年妇女在家,平日负责子女养育和父母赡养。通过走访他们了解到,当地白莲子因品质优良而闻名全国,是大部分家庭的主要经济作物,但收成受气候影响较大,遇上台风等恶劣天气,产量可能损失大半。并且,目前当地农户的白莲主要以手工采摘和加工为主,效率较低。目前,烘干的白莲子从当地卖出的价格为50元一斤,家庭年产量一般在100斤左右,扣除土地租金、肥料等成本后的净收益较少,因而单纯依靠种植白莲不足以覆盖全家开支。在旅游方面,农户表示当地虽然有很多文化遗产,但目前的游客量还不是很多,而且当地农户对于如何将游客流量转化为经济收益并无具体想法。

在走访过程中,村民都非常热情好客,实践队员们被他们为未来美好生活而辛勤劳作的身影所感染。然而,当地发展的桎梏也十分明显,比如当地教育水平相对一般,经济收入不太可观,年轻劳动力正在加速外流等等。

未来 | 致力振兴的政府

乡村振兴发展中心负责人周汝兴介绍,五夫镇相较其他村镇有较大历史文化和地理区位优势,文化旅游和白莲产销是其主要的产业支柱,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推动力。有赖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殊的历史背景,五夫镇的乡村振兴发展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扶持,目前以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为代表的项目正大力推进。据介绍,各级政府为支持五夫镇发展,近四年已累计投入约10亿元。

与此同时,乡村振兴发展中心负责人也向实践队员们交流了工作中面临的困境。一是朱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仍处于初期,经济价值转化成效尚没有凸显,而如何最大化的发掘其经济价值目前依然在探索中。二是白莲生产受制于劳动力外流、极端气候、土壤环境、市场竞争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加上未能实现规模化生产,整体利润率并不高。此外,中心负责人还提到基层政府工作人员流动性大、兴贤古街有效开发和保护的难度大等问题。

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心负责人对打造朱子文化教育基地寄予厚望,相信五夫镇能够形成以朱子文化为核心的旅游发展体系,以文化促进乡村振兴。

结语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此次实践团队聚焦于武夷山市五夫镇的调研工作感触颇多、受益匪浅。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员不仅享受了一场文化盛宴,对以朱子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基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有了基础的认识。但更为重要的是,深刻意识到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遇到的困境和难点,人口外流、劳动力短缺、基层治理等现实问题亟待重视和解决,尤其是如何发挥好各个地区非遗文化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仍然任重道远。


澳门永利yl6776福建省武夷山市“非遗”促进乡村振兴现状调研实践团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