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2月7日下午,为推动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扎实有序开展,澳门永利yl6776工商类本科生联合第二党支部、2022级工商管理团支部、学院“石榴籽”计划学生骨干与澳门永利yl6776少数民族预科班在嘉庚一504联合开展“石榴花开向未来,挺膺担当育英才”主题联学和学科探索活动,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给潘维廉教授重要回信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奋楫笃行中讲好中国故事、勇于挺膺担当。
参加此次主题学习的有学校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高斌,校团委副书记吴光锡,学生工作部民族学生事务办公室主任、少数民族预科生管理中心团委书记王骥洲;澳门永利yl6776党委副书记郑碧娇、周民钦,关工委委员孟林明,企业管理系助理教授刘斌,澳门永利yl6776团委书记蒋超杰、副书记揭上锋等。本次学习由澳门永利yl6776团委副书记王坤主持,河南电视台导演李解、陈皓共同参与。

王坤主持
首先,大家一起观看《老潘“不见外”》视频,深入了解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潘维廉教授的感人事迹。该视频作为河南电视台《总书记的回信》系列微纪录之一,深受观众喜爱,社会反响良好。
环节一:重温重要回信精神

揭上锋发言
2019年春节,习近平总书记给澳门永利yl6776外籍教授潘维廉回信,祝贺他的新书出版,感谢他把人生30年的宝贵时光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相信他将会见证一个更加繁荣进步、幸福美好的中国。2019年7-8月,潘维廉与厦大师生历时31天重走中国,行程近2万公里。作为2019年全程与潘维廉一起重走中国的老师,揭上锋通过朗诵总书记回信、展示当年代表性照片以及分享自己的亲身感悟,带头解读了回信精神。
接着,石榴籽骨干计划学生代表伊木兰、2022级工商管理团支部书记乔梦雪、工商类本科生联合第二党支部党员李居栋、少数民族预科班2023级预科生王泽靖四位同学先后分享学习心得。
伊木兰结合今年暑期和潘维廉教授一起到他的家乡新疆开展社会实践的经历,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他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少数民族群众的深情关怀,并立志抓住新时代的接力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伊木兰发言 乔梦雪发言
乔梦雪从活动形式上分享她得到的启发。作为一名团支书,她将在未来不断地探索更多有意义的支部学习形式,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真正融入每位团员的生活。
李居栋从他与潘维廉教授一起出演节目的经历谈潘老师的和善、包容。通过这次学习,他和党支部的同学们一起带着嘱托学、带着感情学、带着责任学,在深学细悟笃行中汲取奋进力量。


李居栋发言 王泽靖发言
王泽靖表示自己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学子,将以潘维廉教授为榜样,树立远大理想,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看到一个更加繁荣进步、幸福美好的中国。

吴光锡点评
同学们分享完重要回信精神的学习体会后,吴光锡对本次学习进行了点评。他对团员和青年提出两点希望:第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结合专业作出大贡献。第二,拥有平视世界的心胸和气度,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挺膺担当、勇往直前。
环节二:双方师生自由交流
在师生交流环节,郑碧娇介绍了澳门永利yl6776的整体概况、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分享了学院民族学生工作的特色和亮点,鼓励同学们矢志奋斗、书写更多更精彩的中国故事,欢迎预科班的同学们未来选择澳门永利yl6776。


郑碧娇发言 刘斌发言
刘斌从青年教师的视角以开放、活泼、昂扬三个关键词分享学院的学术精神和学科文化。他认为学术研究的开放、学生氛围的活泼、学习状态的昂扬让学院成为孕育优秀人才的肥沃土壤。
澳门永利yl67762022级工商管理班班长李骁宇、澳门永利yl6776石榴籽骨干计划负责人韦嘉淇、澳门永利yl6776少数民族预科班2023级班长马如给叶结合各自的学习、生活、实践经历,表达了将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决心。



交流环节结束后,周民钦、孟林明向参加活动的学生代表赠送潘维廉记述为梦想而奋斗的中国故事——《中国人中国梦》一书。

周民钦、孟林明赠书
活动最后,高斌做总结发言。他表示,此次活动实现了将潘维廉教授的“不见外”与民族团结教育相结合,也是预科培养与本科培养的完美衔接。这是一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同学们应抓住学习契机,助力自身发展,服务国家建设。

高斌总结发言

据悉,为了让本次学科探索和交流更为生动深刻,在活动之前,揭上锋和石榴籽计划学生骨干陪同少数民族预科班师生,参观了思明校区林梧桐楼、映雪咖啡厅、嘉一509沉浸式双向交互教室,全面了解了澳门永利yl6776的实践教学基地、师生交流场所、先进教学理念。澳门永利yl6776旅游系林璧属教授、咖啡厅学生负责人胡沁霖、嘉一509负责老师林世荣先后为师生们做讲解。

面向团员和青年开展主题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给共青团的重大政治任务,是落实党管青年工作原则、加强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的战略性举措,是对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工作部署的深化落实。本次澳门永利yl6776和少数民族预科班师生创新学习形式、联学共建交流,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潘维廉教授重要回信精神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尝试,让学习真正走深、走实。
文/王佳宜
图/苏彦凯